位于广州海珠杏林大街20号的江南西生活垃圾压缩站完成升级改造后,化“邻避效应”为“邻利设施”,周边有居民直称“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该垃圾压缩站承担着海珠区海幢街、龙凤街、江南中街等3个街道的生活垃圾压缩转运重任,日均垃圾运输量达150吨。由于地处居民密集区,此前压缩站的噪音和臭味是周边居民投诉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保证压缩站正常运作的同时,优化周边环境卫生,海珠区对该压缩站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前,压缩站环境脏乱差、设备落后。改造后,压缩站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主体建筑时尚美观,地面硬化干净整洁。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压缩站配置了一体化智能负压式喷淋除臭系统。该系统使用生物除臭剂和植物药剂,每20-50秒喷淋一次,有效抑制垃圾倾倒、压缩及清运过程中的异味。
改造后的江南西生活垃圾压缩站
升级改造工程加装了由五大湖环保公司研发的负压喷淋除臭一体系统。
海珠区对垃圾中转进站通道进行封闭阻隔改造,导流至站内负压过滤除臭,避免臭味扩散。同时,改造后的压缩站新建隔音围墙,垃圾装卸平台增加静音设计,达到作业过程中,噪音可以控制在60分贝以内的效果。
除了高颜值,改造后的压缩站还有“高标准”。该压缩站引入了国内领先的除臭设备及工艺,使用微电脑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喷雾、自动转换喷雾频率、自动转换工作时间频率、自动加药、自动故障报警。
同时,海珠区加强站点内外管理,合理安排人员维持好站内外转运秩序,每班次结束后进行站内外冲洗清洁,并按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站内及压缩厢体的消毒工作。
家住海幢街杏林小区的邵女士每天都会经过江南西垃圾压缩站。她说,这样“无声”的变化对于居民们来说真是直达心坎的贴心。为此,她专门赠送了“为民办实事,整改见实效”的锦旗。
位于江南西的压缩站的升级改造是海珠区打造城市品质“家具”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海珠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高品质、高标准逐步改造辖区生活垃圾压缩站,共完成了革新站、江南西站、西基东站、信和站、昌盛站、晓南站、建基站、好信站等23座垃圾压缩站升级改造工程。
升级改造工程通过配备喷淋降尘除臭设备、完善污水收集系统、补种绿植美化外墙等举措,大力推进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规范化、精细化建设。全区市容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