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京津冀地区加强生活垃圾管理
日期:2021.01.30             来源:网络

为了加强生活垃圾管理,改善城乡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地出台了相关政策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北京修订《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单位有随意倾倒垃圾等违法行为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清除,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吊销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经营许可证。

天津出台《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实行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强化各级政府及部门的职责,加强规划与建设,完善源头减量措施,明确各方主体义务,促进资源化利用。

河北出台《河北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围绕全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际,提出工作原则和基本思路,明确政府、企业、公民等各类主体责任,加强设施规划建设,促进源头减量,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过程体系。

随着京津冀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长,2015年京津冀地区垃圾清运量仅1666.9万吨,2018年突破2000万吨,2019年增至2113.6万吨。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亟需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因此三地积极兴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2015年京津冀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82座,2019年突破100座达到105座。2019年其中,北京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43座,天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13座,河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49座。

2019年北京、天津、河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分别为32711吨/日、13500吨/日、23917吨/日。2019年京津冀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2108.8万吨,同比增长5.0%。

京津冀地区十四五规划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思路

北京十四五规划提出,严格施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网络和运输体系,提升垃圾焚烧、生化、填埋等设施建设管理水平。聚焦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持续从源头上促进垃圾减量,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天津十四五规划提出,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河北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无害化处理,基本消除垃圾污染。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联系电话:0755 86594158